接着急于争功的赵愭东宫派轻敌冒进,折损了一半兵马,败退大散关。
凉山州之乱,是杨沅成为闲散王爷期间,朝廷的一系列变革激发出来的矛盾。
也就是杨沅现在没有追究,如果想要清算,那么……
陕西兵败,是因为军事决策的失误,
西夏之变,是因为流官夺权、欺压部族首领,
凉山州之乱,是因为将绿洲矿山由民营改为国有……
所有这一切决策是由谁做出的?
这个人是需要负责任的。
已经逊位的赵愭已经付出了皇帝宝座的代价。
可这所有的责任,难道该由赵愭一人承担吗?
杨沅突然病愈还朝时,这些大臣就已心中惴惴了。
他们担心杨沅问责。
其实,杨沅一开始还真是这么打算的。
此时问责,是无法把他的反对派一网打尽的。
但他不想让这天下更加糜烂,从而为自己一人扫清朝中政敌。
所以,他宁愿留下一些隐患,也要把这些人施行的国策来一个拨乱反正。
只不过,这个时候,他知道了“小宝与康熙”的故事。
黄小宝和赵康熙正图谋诛杀他这个大奸臣呢。
既然有了人家主动递上的这口刀,有机会肃清庙堂之上的一切政敌,
那杨沅就不介意再等一等了。
陈康伯、陈俊卿等官员,见杨沅丝毫没有追究他们施政失误责任的意思,只是一门心思放在解决各方之乱的事情上,心中倒是稍安。
他们已经做好了弃卒保帅的打算,如果燕王问责,那就丢几个人出去,以保全大多数。
既然杨沅没有这个意思,他们也就暂时息了相争的念头,一起琢磨如何这四处乱冒的狼烟。
杨沅道:“如今虽然八方不靖,狼烟四起,其实倒也未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陈康伯精神一振:“杨相公有何妙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