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寒门宰相 > 第845章 甩包袱声东击西回马枪虚幌一枪(第4页)

第845章 甩包袱声东击西回马枪虚幌一枪(第4页)

义军这次下山,是倾巢出动,摆明了不会再回来。

他们下山之后,便突破了金兵薄弱的防线,向寿光,昌乐,临朐诸县村寨发起了进攻。

此时益都总管府兵马总管撒答牙森力所下达的坚壁清野令还没有得以贯彻。

农民军是最喜欢攻打堡塞村镇的,而不愿攻打城池。

因为一逢大乱,有钱有势的富人,就会带着屯积的粮食、金银、牲口、家仆避居城池。

城池有坚城厚墙,易守难攻,以农民军的破烂兵器和毫无章法的攻城战法,是极难攻克坚城的。

所以,城池中虽然物资更多,其实这笔账很不划算。

别看大部分农民军首领不识字,这个账他们可是算的清清楚楚。

山东义军闹腾的最厉害的时候,已经啸聚了七八万人。

现在被重重打击之下,已经凋零到了不足两万人。

不过,这两万人中,具备作战能力的,已经大多磨练出了基本的作战能力和作战经验。

只不过,这所谓的两万人,却并没有两万兵。

因为在古代,之所以义军一起,动辄就啸聚起十余万的大军,那是因为很多人是扶老携幼全家来投的。

所以光听人数,农民军动辄十数万,声势十分骇人,实则战兵最多三分之一,这还是多的。

如今的这支农民军,在金兵反复围剿、战斗之下,已经甩掉了很大的包袱了。

饶是如此,军中累赘还有七八千人,近乎一半。

他们在攻打寿光,昌乐,临朐诸县村寨时,弄得狼烟四起,流民四散。

可这一回,农民军却没有再征壮丁,相反,他们每攻克一座镇寨,队伍就会减少一些人。

那些老弱妇孺,包括一些舍不得与家人离散的青壮,就混入了这些战斗之后产生的逃难流民之中。

通过这些向西南方向发起的进攻,杨沅在甩包袱。

这都是追随义军最久的一批人,甩包袱也不能甩得无情,得给他们安排好出路。

所以,对寿光,昌乐,临朐诸县村寨发起的进攻,便有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一是给金人一个误判,让金人相信,他们是想南逃,离开山东东路,进入南京路,距大宋更近一步。

第二就是利用这一场场战斗,给那些携家带口,很难随大军快速转战的义军及其家人,安排好出路。

他们混迹于难民之中,就很容易洗脱曾经加入义军的历史,避免金人在战后对他们的追究与惩罚。

而这支山东义军,也在这样的一场场战斗中不断地甩包袱,等他们向淄州佯动的时候,兵力已不足六千。

但这六千兵马,却是久历战斗、无甚牵挂、战斗意识顽强、战斗经验丰富的义军老兵。

义军人数至此减少了三分之二,可整体战斗力和机动能力却提高了不只一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