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我在现代留过学 TXT > 第五百三十七章 格物风潮1(第5页)

第五百三十七章 格物风潮1(第5页)

自范文正公后,天下学者,纷纷摒弃汉唐旧儒的注疏经义,直接复古,直接去向圣人文字寻求大道。

于是,人人都可以解释圣人经义,人人都能重构圣人大道。

所以,大家坐在一起,难免针锋相对,也难免辩论不休。

不过,大家都是体面人,会点到即止。

当然了——这只限于在场的人。

那些不在场的……就怪不得大家嘴上不留情了。

现在,正是讨论后的休息时间。

大儒们喝着茶水,谈论着汴京的琐事。

渐渐的,就有人开始谈论起那个在靖安坊的‘汴京学府’了。

“当今天子重文学,以靖安坊之利,而用于兴学助教,可谓圣主也。”有人称赞着。

自然就有人不同意了:“当今天子,圣则圣矣,奈何,锱铢必争!”

这指的是去年的堤岸司扑买以及后来的市易务欠款催收了。

在太学不少人眼中看来,天子富有四海,所以不可与民争利!

堤岸司罢废很好。

但为什么要扑买呢?

应该将它们送与百姓!

市易务的欠款就更是如此了!

天下本已困顿,天子何必催收的这么紧?

缓一缓,给百姓喘息空间。

甚至一道旨意,免除天下积欠,让利于民,那才是真正的圣主明君所为。

此人的话一出口,当即赢得不少人的共鸣。

于是,便有一位太学的老学正,叹道:“老夫听闻,靖安坊的‘汴京学府’,将设有蒙学、小学,只让汴京学府房主直系子弟入读?”

他看向了在坐在吕希哲、程颐、苏辙,拱手问道:“敢问三位先生,可有此事?”

程颐、苏辙、吕希哲三人微微颔首。

这是事实。

“有辱斯文!”这老学正顿时摇头:“如此一来,那蒙学、小学岂非成了不问学问、品德,只问财帛之处?”

“圣人经义,将要为铜臭所污!”

说着,他就痛心疾首起来。

其他人纷纷附和:“是啊,是啊!圣人之义,怎能为铜臭束缚?”

“三位先生当在御前好好进言才是。”

程颐、苏辙两人听着,都是有些面红耳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