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熏娘入宫后,发育的很快。
特别是身高,如今已有差不多四尺五寸多(接近145CM左右)。
和身高在不断发育的赵煦相比,也高出了几厘米。
考虑到女孩在身高上,本就不如男孩。
这个时代,很多女子成年了可能也就四尺七寸多不到五尺。
十二岁多不到十三岁的文熏娘在她的这个年纪,能有这个身高,已是很不错了。
而她的容貌,也渐渐长开了。
一张小脸,艳若牡丹,琼鼻晶莹可爱,樱唇丰润动人。
只要不长残了,三五年后,足可颠倒众生。
赵煦靠着坐褥,文熏娘对着他盈盈一礼,开始了轻声朗诵。
声音婉转好听。
“高标夸苍穹,烈风无时休……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赵煦听着,慢慢闭上了眼睛。
“可不就是这个样子吗?”他在心中想着:“所有人都有着自己家的稻梁要谋……”
“大宋这个摊子啊……烂透了!”
“哪怕韩绛,也只能勉强裱糊着,勉强粉饰着……”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客观现实就是如此。
大宋虽然开国才百余年,但在立国之初,却带了一身的毛病。
其中很多毛病,直接就是从中晚唐就已经存在的痼疾。
所以,如今的大宋,其实已经走到了王朝末年。
想要从内部,在现有制度上动手。
结果只能是王安石变法的老路。
得罪天下,得罪整个统治集团。
但放任不管的话,老态龙钟的王朝,会在腐朽的恶臭中溃烂、死亡。
正常情况下,这样的大宋是没救的了。
赵煦唯一能做的就是捂住耳朵,假装天下太平,让利士大夫、武臣,再苦一苦百姓。
这样或许可以让王朝延寿个几十年。
好在,他在现代留过学。
所以,有个模版可以学习——大缺大德的带英。
想着带英的大缺大德,赵煦产生了见贤思齐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