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要是支持了旧党,却在某些问题上赞同新党。
那就会被所有人一起嫌弃。
旧党大骂小人,新党在一边乐呵呵的落井下石。
同样,选了新党,再去赞同旧党的意见,则会被新党群起而攻之,旧党则在旁边幸灾乐祸:哼,狗咬狗!
像韩绛这种整天眯着眼睛笑呵呵,不在乎什么新党、旧党,只想着做事的宰相。已经很多年没有过了。
所以,在韩绛的这个役法检讨所内。
很多人都感受到了久违的安宁。
于是,在韩绛的领导下,当天役法检讨所,忙碌到了半夜。
终于赶在了四更天前,将相关文字、条例,整理完毕。
韩绛随后就在第二天,也就是九月庚戌(十九日)正式上书赵煦及两宫,提出他的韩绛-文彦博役法改革条例。
赵煦得到韩绛上书的表章的时候,他刚刚从经筵课下来,回到福宁殿。
看着冯景送来的表章赵煦没有直接看,而是问道:“太母和母后,可看过了?”
“回禀大家,此乃通见司刚刚誊录好的副本……”
“两宫慈圣,也应该才收到……”
赵煦点点头,道:“那便先去保慈宫,面见太母、母后……”
这些日子来,赵煦鲜少参与朝政,将自己的精力基本投入到了经筵、专一制造军器局上。
他有意识的收敛其自己的锋芒来。
但现在,这个事情他却是必须参与进来。
因为这影响的是整个天下,也影响他未来亲政后的天下格局!
不夸张的说,役法调整,但凡错了一条,就是几十万上百万人受影响!
……
赵煦到保慈宫的时候。
两宫正在商议着韩绛的上呈的新役法条例。
虽然其中很多条例,两宫都看过了,也听韩绛汇报过,甚至当时还赞同过。
但,当这些条例合在一起时。
两宫就都有些犹豫、迟疑了,因为涉及面太广了。
于是,无论是太皇太后还是皇太后,都有了想要派人去请赵煦的想法——这大半年来,她们已经习惯了,赵煦在旁边给她们一些意见。
同时她们也渐渐懂了一些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