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宝换个姿势再来 > 第1671章 惊喜来自于生活的微末(第4页)

第1671章 惊喜来自于生活的微末(第4页)

“这超出了我们最初的预期,也说明这个想法得到了不少认可。”

韩远征插话,“对,市场机会窗口很好。我们初步筛选了几个方向,都集中在TMT领域。”

“比如一家由帝国理工的团队开发的手机社交软件、一个专注于短视频分享的小型技术团队、还有两家在在线支付和网络安全领域有独特技术的中小企业。这些都是典型的小而美项目,初期估值不高,需要的资金量正好在我们的射程范围内。”

“TMT领域,尤其是面向个人消费端的创新,现在机会很多。

“我们背靠国内巨大的市场潜力,如果能在这里发现好的技术或模式,未来无论是引导其进入国内市场,还是在后续融资轮次中退出,想象空间都很大。”

韩远征的眼神在酒吧昏暗的光线下闪着光。

两人一唱一和,配合默契,既有宏观蓝图,又有具体数据和支持,试图打消李乐的疑虑,展现项目的成熟度和吸引力。

李乐手指头抠着桌底,眼瞅着桌面,安静的听着两人给自己画饼,琢磨着这话要是我说,应该在这里加一点手势,带动一下情绪,这句的表情应该更外放一些,和听众共情一下,还有刚刚的那几个数据属实没必要说出来,反而会让人更加谨慎。

“李乐?”

“啊?你们说完了?”李乐抬起眼,

“O__O”

“→_→”

“呵呵呵,”李乐略微尴尬了一下,笑道,“结构我理解了,不过我有几个问题,想问问。”

盛镕和韩远征对视一眼,点点头,“你说。”

“请讲。”

“那个,关于投委会,计划书里说由GP和部分重要LP组成。这个重要如何定义?是按出资额达到某个门槛自动获得席位,还是由GP提名?投票权怎么分配?是GP拥有一票否决权,还是按出资比例,或者其他机制?”

说罢,李乐又看向盛镕,“另外,计划书提到主要关注TMT领域,但具体的项目筛选标准是什么?比如,技术壁垒、团队背景、市场规模评估、退出路径规划,这些标准由谁制定?是GP独立完成,还是委员会共同商议确定?有没有量化的打分体系?”

你特么不是不懂金融么?可特娘的这些问题直接触及了基金运作的核心,权力分配和决策机制。

这该怎么说?

两人先是一愣,随即,表情都认真起来。

韩远征看向盛镕,盛镕沉吟片刻,回答道,“投委会目前设想是由GP团队核心成员,加上出资额达到一定比例,比如总投资额5%以上的LP,自动拥有席位。”

“投票权倾向于GP在专业事项上拥有较大权重,毕竟我们是管理方,承担无限责任,需要对投资决策的专业性和最终结果负责。当然,重大决策会充分听取LP委员的意见。”

听到这,李乐实心说,嘿,狐狸尾巴露出尖尖了?这意思,还是实际上确认了GP,也就是“他们”的主导权,可脸上却云淡风轻的点点头,示意继续。

“筛选标准,”盛镕又解释道,“主要由GP团队基于行业惯例和我们的判断来制定初步框架。会包括团队背景、技术独特性、市场潜力、商业模式清晰度、估值合理性等维度。”

“当然,在具体项目上,会提交给投委会讨论,但GP的尽调报告和专业建议会是主要依据。”

得,你还不如不解释,解释等于掩饰,这进一步明确了标准和信息解释权在GP手中。

韩远征补充道,“李乐,你放心,透明和信任是基础。所有LP都会定期收到报告,了解资金投向和项目进展。”

李乐眨么眨么眼,没再追问。拿起酒杯,又喝了一口,目光似乎落在酒吧墙上那些泛黄的旧照片上,像是在权衡。

“最后一个问题。GP团队,除了收取管理费用,在项目退出产生收益后,提取20%的业绩报酬。这部分权益,是直接归属你们个人,还是归属于作为GP的有限责任公司?如果未来有新的核心成员加入GP团队,这部分权益如何分配和调整?”

李乐说完,目光“真挚”的看向两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