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久了吧?”
“没,我这一局游戏还没打完。”李乐晃了晃手机。
“地方在哪儿,远不?”
“过了那边的律政广场就到,走。”
“诶。”
两人走进了不远处李乐上次吃过的,那家由弯岛人开的小面馆。
店面不大,装修简单,寒冬天里,热气腾腾,飘着浓郁的牛肉香,那位大嗓门的阿嫲,瞧见两人进门,热情招呼着,“吃点什么?”
“看什么,你自己点。”李乐一指柜台顶的餐牌。
“不了不了,你来呗,我不熟的。”
“行,那就一碗牛三宝,两碗牛腩,两份卤豆干,加一份烫青菜,再来两罐可乐,可行?”
“咱们俩,三碗啊?”
“我一碗吃不饱啊。”
“哦哦,对,你这块儿头,呵呵呵。”
“阿嫲,快点咯。”
“吼,你们先坐吼,马上来。”
两人找个靠窗的卡座坐了,等面的功夫,李乐打量着对面略显清瘦的袁家兴,抠开一罐可乐递袁家兴:,“昨天,课上你那问题提得不错,结构洞那部分,啃得挺细。”
“瞎琢磨,”袁家兴接过可乐,喝了一口,冰凉的汽水让他打了个哆嗦,“就是觉得伯特说得太理想了,现实里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儿。”
“理论嘛,都是简化模型,指个方向。真要在现实里用,得打不少补丁。”李乐笑了笑,看似随意的问道:“刚才看你那架势,挺熟练啊。你这打工。。。。。时薪能挣多少?不方便说就算了。”
袁家兴有抿了可乐,“没什么不方便的,一小时7。5镑。老板人还行,对咱们国内来的学生挺照顾,工时给得也足,还管一顿饭。”
李乐心里快速算了算。按留学生签证规定,学期内每周最多打工20小时,就算满打满算,一周150镑,一个月也就600镑出头。
在这物价高企的伦敦,光是合租一个离学校近点、条件尚可的房间,月租恐怕就得四五百镑,再加上吃饭、交通、通讯、买书。。。。。。
“这点钱。。。。。在这边够干啥的?”李乐忍不住问道,语气里带着点关切。
袁家兴笑了笑,那笑容里有种经过计算的平静,“不够啊,所以还有别的活儿。”
“啥?”
“最近在一家汽车出租公司做晚间接线员,每周三到周日,晚上七点到十点,接接电话,处理下预约。那个一小时六镑五。周末要是没事,偶尔还接点旅行社的散活,带国内来的团在伦敦转转,帮他们办理手续什么的,一天能有个一百多。”
“还有旺季的时候,比如圣诞节那会儿,也去牛津街那边的百货公司当导购,因为能给国内来的当翻译,那边给的高,一小时十二镑呢。”
“尤其当导购,有时还能见到国内的明星来买东西。”
袁家兴如数家珍般报着自己的“业务”,像在陈述一份工作报告,“这么七拼八凑下来,一个月勤快点儿,刨去税,到手差不多能有一千八九,运气好能过两千。房租、吃饭、交通、买书的钱基本就出来了,运气好还能攒点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