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娃班主任进行了深入、坦诚、友好的建设性交流,班主任对娃期末考试,英语提升了二十分,挤进年级前三十,表示了热烈祝贺和殷切鼓励。但是对娃某几科考完试不交卷,在考场睡觉还打呼,每科考完试就立即组织班里同学一起对答案,并在同学群里发布,影响其他同学的心态,表达了强烈的批评。作为家长,当即表示,回家一定好好教育。会谈在单方面道歉的气氛中结束。到家发现娃已经拎着行李背着猫,去了老太后家避难。)
田胖子瞅瞅李乐,“算计?你又憋什么主意呢?”
“这个算计,我琢磨很久了。先说去年底,我和曼曼见了个人。”李乐慢悠悠把烤得焦香的鸡翅夹到马闯面前的盘子里。
“人?谁?”
“泡你马,球球的泡你马。”张曼曼揉了揉被马闯连灌几杯,有些水当当的肚子,“去年我们一起在年度经济人物颁奖典礼上见的,其实以前就是网友。。。。。”
等张曼曼把来龙去脉讲完,几人都“哦~~~~”,不过倒也没多少惊奇,毕竟,这么多年的朋友兄弟下来,对李秃子能认识什么人都不觉得稀奇。
“你们聊了什么,能和曹鹏这个算法工作室有关系?接球球的活?”
“那多没意思。”李乐看了眼曹鹏,“你刚才说的算力不够,打个比方,是不是承载算法的地基太薄?”
“是,不过乐哥,你是说硬件?”
“不止是硬件,应该是体系。”
李乐目光扫过围坐的几人,“鹏儿现在接散活,像打零工。但未来的战场,是数据洪流。搜索引擎、电商推荐、社交网络分析,甚至我们实验室的机器人路径优化、飞行控制模拟,每一样都离不开海量运算,是不是这个意思?”
“现在大公司们自己圈地盖机房,可中小公司呢?那些有想法但没家底的研究团队呢?”
田宇若有所思,“你是想,把算法这块单独拎出来,做成发电厂,给需要算力的人供电?”
“差不多。”李乐点头,“我想,就在长安动力实验室架构下,成立一个算法中心。鹏儿现在的团队就是种子。初期目标很明确。”
“第一,承接更复杂、更有价值的算法外包项目,用项目养团队、积累经验。第二,集中管理、高效利用我们现有的资源,第三,开始有意识地积累、优化我们自己的底层算法库和数据处理流程。”
宋襄最先反应过来,摸出烟点上,“李乐,这想法。。。。。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但现实点,业务来源在哪?如果升级到数据中心、超算中心,投入是天文数字。总不能靠实验室焊接机器人那点利润往里填吧?”
“业务来源分三层。”李乐一点点的往外倒着已经琢磨了很久的想法。
“短期,就是鹏儿现在做的升级版,瞄准那些有数据、有需求但养不起全职顶尖算法团队的中型互联网公司、新兴的电商平台、甚至一些高校研究所的课题项目。由我们提供定制化的算法解决方案,按项目或效果收费。”
“这块,已经有门路了,只是需要更聚焦、更有技术含量的目标客户。”
曹鹏眼睛一亮,“对,比如上次那个图书网站的小模块,如果我们有更强的算力支撑,完全可以做更复杂的用户画像和关联推荐,效果和价值能翻倍,收费也能上去。”
“而中期,”李乐继续道,“当我们的算法能力和数据处理口碑建立起来,就可以承接更核心、更持续的业务。”
“比如,成为某些垂直领域电商、社交、内容平台的长期算法服务供应商,甚至是算力租赁。想象一下,如果球球未来在移动端爆发,用户量和数据量激增,他们自建数据中心压力巨大时,一个可靠、高效的外部算力合作伙伴价值有多大?我们和小马哥,不是刚搭上线么?”
看着李乐意味深长的笑,田宇点点头,“技术层面,这路子可行。但数据中心不是堆服务器那么简单。”
“算力核心靠的是处理器、高速互联网络、海量存储阵列和高效的散热供电系统。现在的主流还是单核、双核Xeon,千兆网卡就是天花板,硬盘容量也有限。”
“如果要支撑构想的那种超算级别的运算,意味着要堆叠海量的服务器节点,用InfiniBand这类高速网络互联,甚至要上专门的高性能计算集群管理软件。”
“比如PlatformLSF或者OpenPBS。”曹鹏插话道,“可,哥,这每一块都是钱,而且技术门槛不低,需要专门的系统架构师和运维团队。”
“所以,这正是算法中心要逐步吸纳和培养的核心人才,顶尖的算法工程师、系统架构师、网络和存储专家、专业的运维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