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来聊聊,为啥我会这么想呢?首先,如果他真是个邪道高手,还专攻鬼道,那他干嘛要遮遮掩掩的,直接大展身手不就得了?可他偏偏用那不太厉害的鬼道功夫跟人过招,这不奇怪吗?再说了,既然他鬼道功夫了得,为啥还要抢莫问剑,逼人家拜师呢?这逻辑上说不通啊。如果他真的专攻鬼道,那肯定得全心全意修炼鬼道,而不是去追求别的门派的功夫。还有,他为啥要隐藏自己的真实修为,用鬼道功夫跟人打,这不是自找麻烦嘛。如果他真的擅长鬼道,那肯定得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去战斗啊。
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嘛,正邪之法虽然可以相互印证,但如果没有机缘或者对应的法门,那两种法诀肯定会有冲突。那天鬼王跟人打架,那个冒牌货幽冥鬼道总是有点不顺,好像他自己的功夫跟鬼道相克,或者有什么原因,让他不得不分出一大半的功力去压制,这也是他不太厉害的原因之一。按理说,以那人的功力,能在鬼王手下轻松脱身还不暴露自己的功夫,那实力绝对不是鬼王能比的。这样的人,不管是邪道还是正道,或者是世外高人,有名的就那么几个,这些人要么看不上,要么做不到,要么没理由去冒充鬼王骗一个普通人家。从这点来看,他的行为跟他的实力似乎不太匹配,这就让人不得不怀疑他的真实身份和目的了。
所以,我左思右想,这个人很可能是正道的。因为莫问剑天生带着人间之力,要想修炼,就得用人间的苦难来锻炼,让它死而复生,这样人间之力才能从全身融入他的先天之炁,然后分化出灵源二炁,之后他的紫玄二炁都有人间之力的帮助,这样修炼起来就不会有反噬的问题,还能事半功倍。莫问剑的这种特殊能力,让他能借助人间之力来提升自己的修为,这在正道修行者中是非常罕见的。所以,他能这么快提升修为,除了他自己的天赋,人间之力的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人间之力本来就是凡尘的,是人族气运的凝结,而玄门修行是逆天而行,虽然有天道的眷顾,但同时也被排斥。这点从人皇的尊贵地位就能看出来,人皇万法不侵,诸般不挡,即使玄门高手再多,不到一定境界,或者没有相应的破解之法,也无法伤害人皇分毫,更无法抵挡他的威势。所以,玄门中虽然高手如云,但真正不怕人皇的也就那么几个,这也是人皇能统治天下的根本原因,也是人间之力能问天高的根本所在。人间之力的特殊性,让它在玄门修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是莫问剑能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
话说莫问剑,修行才百余年,前五十年还是个普通人,结果后面突飞猛进,直接超越了玄门里九成以上的高手!这速度和成就,除了他有点天赋异禀,主要还是因为人间之力的加持。这也正是薄凉子帝尊那么牛气冲天,还破例收他为关门弟子的原因。莫问剑能这么快成长,除了他自己的才华横溢,人间之力也功不可没,薄凉子帝尊看重他的原因也在于此。
再来说说薄凉子,鬼王当时就怀疑那个假扮的人,薄凉子的嫌疑最大。这事儿也挺好理解,不管那个假扮的人有什么阴谋诡计,最终目标都是莫问剑,这是板上钉钉的。薄凉子作为正道的领军人物,嫌疑自然最大,因为莫问剑的特殊能力对正道修行者来说,实在是太诱人了。
另外,咱们先不提薄凉子,看看莫问剑家的血海深仇,还有他姐姐去海外拜师的那些事儿,受益最大的两个人,一个是咱们先不提的薄凉子,另一个就是海外昆仑的祝春华。祝春华精通鬼道,修为也是高得吓人,这两点都跟鬼王的猜测不谋而合,所以他的嫌疑也是相当大。作为鬼道高手,祝春华的嫌疑同样不能小觑,因为他的能力跟莫问剑的遭遇有着直接的联系。
鬼王心里琢磨着,这事怎么看都不像是祝春华干的,更不是他和薄凉子联手搞的鬼。毕竟祝春华和薄凉子之间那可是血海深仇,两人之间有着杀兄灭子的恩怨,这种仇恨怎么可能一笑泯恩仇呢?所以他们俩合作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鬼王的这个想法,就是基于祝春华和薄凉子之间的那种无法和解的深仇大恨。
既然他们俩不可能是一伙的,再看看祝春华那股子骄傲劲儿,他要是想收徒弟,那就是光明正大的收,你要是不答应,他扭头就走,根本不会屑于去假扮成鬼王来搞这些小动作。所以这么一想,祝春华的嫌疑反而最小。而且他收下他姐姐,完全是因为她身上有那么多残魂,这和他修炼的功法是密不可分的。祝春华的骄傲和直率,让他不太可能用欺骗的手段来收徒弟,他的做法完全符合他的性格和修炼风格。
春华这家伙,打小就自命不凡,年轻时候还混过一个门派,不过那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门派,叫啥来着,正心门!门派老大是个修道的,道号全心子,以前是青离宫金鼎门的打杂小弟,学了点皮毛道法,结果一不小心搞砸了,被金鼎门一脚踢出门外。按理说,他被赶出来,就不该再自称为青离宫的弟子了,但他就是对道法情有独钟,一心想要加入其他道家门派,只要是道家的就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青离宫的名声太大了,别说他这个打杂的,就算是被青离宫扫地出门的人,哪个正道门派敢收?小门派不敢收他,大门派又看不上他,他既不想走邪道,只好在凡间自立门户,找了个小山头,自封为道家传人。
起初,他只是想自己修炼,毕竟道法有云,只要心向道,就能窥探天机,何况他还有点青离宫的修炼底子,也算有点基础。
就这样,日复一日,他竟然也有了些心得,修为也踏入了玄阶,虽然在玄门中只是入门级别,但好歹也是个开始,这让他信心大增,卯足了劲想要更进一步。但修行就像登天,不是光靠苦心就能成功的。
然而,到了玄阶之后,他再也无法进步,修为停滞在道玄境,三十年后他终于醒悟,知道光靠苦修是不行的,想到山下的百姓生活困苦,或许下山历练能遇到什么机缘。
于是,他开始下山,正心门也渐渐有了名气,虽然在玄门中微不足道,但在方圆几百里内也算有点香火,渐渐地,来拜师的人也多了起来。全心子一心向道,收徒全凭缘分,有缘的就大开方便之门,无缘的就算你再有天赋或者再有钱,没那个机缘,他也摇头拒绝。正心门就这样慢慢壮大,虽然门徒不多,但百十来人的道观也多了几分生气和热闹。
这一天,全心子闭关打坐,突然感到一阵心烦意乱,知道有事要发生,便放下修炼,出关等待。但直到黄昏,道观里还是和平常一样,除了来来往往的香客,没有任何异常。
夜幕降临,又到了半夜子时,全心子以为今天就这样了,可能是自己修行不够,所以无法入定。平静了一天,心情也平静下来,他正准备再次闭关,参悟之前留下的困惑。
就在这时,天空突然一声闷雷,紧接着哗啦啦的大雨倾盆而下,满山的水汽蒸腾不止,全心子眉头一皱,他在这儿待了七十多年,知道这大雨来得不寻常,之前一点征兆都没有,但现在既然已经下了,恐怕山下的百姓要遭殃了。他立刻下令弟子下山救援,尽量在山洪来临前疏散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