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小皇帝长大,得知这些,魏广德多少还是有些心痛。
不过他也没办法,就算是李时珍了解了皇帝病情后也是摇头。
或许,如果在后世,可以用手术进行处理吧。
魏广德也只能这么想,反正他知道以当下的医疗技术,肯定是没办法治疗皇帝腿疾的。
“首辅大人,次辅大人,上轿吧。”
冯保这时候带着张诚过来,陛下已经进入龙撵,就等着他们一起好出发。
前两日,宫里已经按照天子巡狩仪祭祀天地、社稷、太庙,今早小皇帝也去两宫太后处辞行。
虽然只是短短出门半月,但礼仪却是在之前就已经开始准备。
随后,百官随着龙撵出了奉天门,午门,一直到承天门外才止步。
文武百官还要回各自衙门办公,此次随皇帝出行的除了内阁张居正、魏广德和申时行外,另外还有各衙门百余名官员随行。
计五军都督府,都督各一人,吏、户、兵、刑四部堂官各一人,礼、工二部堂官各二人。
除上述重要衙门外,另有都察院、通政院、通政司、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等堂官共二十一人,以及御史给事中、翰林院、内阁、讲读官、六部郎官等百余人。
这些官员全部加起来,共计近一百五十余人,可谓随行队伍浩荡。
封建王朝都有自己一套完整的各式礼节、仪式,不同朝代有所传承,也会有所不同。
朱元璋创建明朝后,很快就开始了明王朝的各种礼仪的创立,从皇帝登基仪制,到朝会礼仪,到天子冠礼,皇帝亲征仪,再有皇后受朝仪、颁诏仪、经筵仪等等。
活在封建王朝,有无数的封建礼仪要求,而这些礼仪,多数都是为了愚化百姓,为封建帝王服务和统治的手段。
等到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国内政治、军事基本平稳,于是开始重新拟定巡狩制度,将巡狩制度定义为皇帝出京城观察民情或办理其他重要事宜。
巡狩仪可不是看字面理解,以为是皇帝外出狩猎的仪式。
皇帝骑着高头大马,后面跟着文武百官,周围簇拥着无数的禁卫军保护。
在外围大量的士兵在驱赶着猎物让皇帝围猎,而皇帝弯弓射箭,射中猎物,随后就是大片的叫好声,或者还有太监奉承说:皇上,好箭法呀,奴婢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不可断绝呀。
清朝貌似为了所谓的不忘本,好像有专门的狩猎仪式,以展示所谓王朝的弓马骑射本事。
承天门外,留守阁臣张四维带领百官为皇帝送行,跪拜之后,皇帝示意车驾出行,于是前前后后护卫兵丁近两万人就开始出动,前呼后拥护卫着皇帝和一干随行大臣向东行进。
两万人出行的大阵仗,还是魏广德减了又减的结果。
按照明成祖朱棣定下的制度,皇帝出巡护卫兵马可是五万人。
两万人的队伍,前面是三千营骑兵开道,后面跟着五军营和神机营的兵马,而在皇帝龙撵前后则是御马监的四卫军,最靠近皇帝的还是名义上锦衣卫隶属于的大汉将军。
这御马监的四卫军,其实就是后世网上流传的羽林卫,宣德八年以前,御马监旗下有兵马有3100人,取名为“羽林三千户所”,虽然人数没有得到5600人的卫所标准,但确实按照卫所配置卫指挥等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