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
见车到了,周文慧他们也出来看,“这才几年,咱们就用上卡车拉了。”
当初四个人第一次在严雪家里碰头开会的时候,大概没想到,有一天这个木耳生意会做这么大。
刘卫国第一次试着帮试点出去卖木耳的时候,应该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的脚步会走遍全省。
五年过去,很多东西都变了,但大家可以确信的是,他们都在越变越好,跟着严雪的脚步。
祁放是晚上下了班才来的,带着自家的小肥仔,还有一罐油漆。
他说到做到,今年天一暖和,就把自行车上的儿童座撤了,让自家儿子坐车前杠。
小家伙坐车前杠还坐得挺开心,一进培育中心,立马按车铃跟众人打招呼。
“哎哟我们严遇来了。”
刘卫国一伸手,把他从车上捞了起来,“快看,那是啥?”
小家伙六虚岁了,已经不太习惯让人抱,本来还想挣扎两下,一看整小只愣住。
刘卫国立马把他抱过去,就放到车前,“咋样?想上去坐一圈儿不?”
祁严遇小朋友立马点头,刘卫国就又问他:“那想没想卫国叔叔?想好了再说。”
听得周文慧忍不住横了自家丈夫一眼,“你都多少岁了?还没个正形。”
刘卫国却是执意要从小家伙那得到一个答案,“问问咋啦?咱们严遇跟我亲得很,是不是啊严遇?”
结果小家伙抬头看看他,突然问了句:“那卫国叔叔你会开吗?”
很好,跟他爹一样会问,刘卫国当时就被噎了下,“卫国叔叔可以找人给你开。”
但他们这感情也得打折扣了,最后还是那位司机再次上车,带着小家伙出去兜了一圈。
等小家伙心满意足回来,祁放才打开油漆,拿起刷子,开始往车斗上刷字。
“你这是要把名片刷车上?”
刘卫国看他一开头就是“XX省江城市长山县木耳菌种培育中心”。
祁放“嗯”了声,刘卫国立马回头去看严雪,“你这招行啊,开到哪儿哪儿就能看到。”
比他到处发名片还好使,别说人了,路过的狗都得知道他们有个培育中心。
严雪这也是跟别人学的,可惜这年代没有收录机,不然她还想录一段,一路开一路播放。
她笑了笑,“你们要是用,可以在一边贴上自己的,不过只能贴一边,另一边得给我们留着。”
“那肯定的,不然祁放这不是白刷了。”
刘卫国一口应下,直呼自己又学到了。
不过澄水的木耳好卖,已经种了五年,也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在所有镇里,对这台车的需求是最低的。
所以车子投入使用后,严雪也没专门通知澄水,而是将第一个电话打给了庄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