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放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直到看见严雪愣了下,“还没来。”
“晚了几天了?”
“六七天吧。”
老太太没再问,直接把桌上味道比较重的臭大酱撤了下去,“过两天家属队你先别去了。”
这下祁放也反应了过来,看看严雪,又看看严雪完全看不出异样的肚子,捏住筷子的手指收紧。
吃过饭,他就坐在炕边,一会儿看严雪一眼,一会儿看严雪一眼,看得严雪很不适应。
最后眼见上班时间要到了,他才不得不站起身,“明天我请假,陪你去趟医院。”
严雪其实也还有点没回神,但有人比她反应还大,她反而镇定了,“着什么急?等你休息那天再去。”
别管事情确不确定,家属队那边严雪是肯定不能去了,她本来也在等着郎书记那边的消息。
家属队里多是些已婚妇女,一看严雪莫名其妙不来了,就算不知道,也能猜出个七八分。
郎月娥当天就跑过来看严雪,“你这不是有了吧?不确定也得小心点儿,可别上山抻着了。”
李树武媳妇也挺高兴的,主要严雪这一有最少一两年不能干活,还不得更抓紧把木耳种上。
到时候再来找她买树头,五十她还不卖了,最少八十,八十严雪也得乖乖掏。
女人间这些事郎书记倒是不知道,企划书熟悉得差不多了,就找了个时间拿去给瞿明理看。
他也是鸡贼,知道瞿明理之前私底下找过祁放,估计跟祁放严雪两口子关系还可以,先来拉个同盟。
这位很年轻的新书记也正处在积极进取的年纪,能接受新东西,也愿意为了政绩放手去干。
果然瞿明理一看,立马看了下去,一直到整个企划书都看完,才抬眼望向他,“刚你说这是严雪想出来的?”
郎书记点头,“去年她就试种了,试种得很成功。”
帮严雪去年的事找好了理由。
还拿出一包严雪事先准备好的木耳,“这就是她去年种出来的,我看还不错。”
瞿明理打开看了,“品相确实不错,我看着比小市场和收购站那些好,她种出来的都是这个品质?”
其实木耳收购站一直有收,严雪不去那边卖,主要是收购站收得便宜。大家也都是小市场卖不掉的东西才送去收购站,比如皮毛,比如药材,再比如又重又不好卖的松子。
郎书记倒不知道严雪在晒木耳上还下了功夫,“主要这是自己种的,都是成熟后及时采收,没成熟的留到下一次。”
这一点上的确比野生的强,瞿明理着实没想到当初那个一口一个哥的姑娘除了善良机智,还有这本事。
他把企划书又重新翻了翻,“确实可行,毕竟不种木耳,局里那些树头和不合格的木材也没什么用。不过……”
瞿明理话锋一转,“这事儿在局里恐怕会有些阻力,咱们得想个说辞应付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