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让李鸾在诏狱中接受磨炼,未必不是好事,或许能促其成长。
随即,李善长连忙叩首谢恩:“腐草萤火,生死全赖圣恩浩荡,老臣叩谢陛下隆恩!”
“好了,朕还有不少奏折未批,若无要事,你先退下吧。”朱元璋面无表情地摆了摆手。
“遵旨,老臣告退!”李善长恭敬应答,行礼后缓缓退至殿门外,转身离开。
临近宫门时,李善长忍不住回首一瞥,只见朱元璋的身影在昏暗的大殿中显得格外阴森。
此时,朱元璋目光深邃,亦正凝视着他。
四目交汇,李善长顿觉心中一凛,慌忙低头,不敢久留,疾步离去。
直至出宫,方长舒一口气。
李善长看似镇定自若、应对自如,实则内心承受着莫大的压力。
他对老朱的狠辣与多疑心知肚明,稍有不慎便可能弄巧成拙。
好在经过一番试探,甚至可以称得上孤注一掷的冒险后,他认为目前老朱并无充足的理由对付他,也未做好相应的准备。
然而,他深知不能掉以轻心,反而要加倍小心。
不久,他回到韩国公府。
这一消息传开后,淮西系的文武官员们,包括傅友德、王弼等人,立刻赶来探望。
书房中,李善长环顾四周众人时,忽然发现少了蓝玉的身影,疑惑地询问:“蓝玉为何没来?”
王弼轻咳一声,无奈地回答:“我去请蓝大将军了,但他似乎心情不佳,闭门不出,还说正在清点家产,不见任何人。”
李善长听罢,摆手道:“随他去吧。”随即转向其他人,不再纠结此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众人立刻转移话题,急切地询问李鸾的情况。
“韩国公,究竟发生了什么?听说陛下派锦衣卫将李鸾押入诏狱了?”
“锦衣卫为何会突然针对李鸾?到底出了什么事?”
“大家都清楚锦衣卫向来听命于上,可李鸾一向安分守己,为什么会被抓?”
李善长并无隐瞒之意,这种事也藏不住。
他讲述了李鸾与朱政间的纠葛,虽为李鸾的行为稍作修饰,但整体情况已清晰传达。
众人皆明了。
傅友德、王弼、曹震等互视一眼,表情复杂。